频繁做CT是否会致癌?
机器发出的X射线穿透了人体,那么对人体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呢?
一年最多能做几次CT呢?
首先CT的危害主要来源于X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。电离辐射可破坏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,损伤细胞,从而损伤人体。
但是!
一切抛开剂量谈辐射,都是伪科学。
![](/upload/editor/image/202212/d9e42444-aaf8-43d4-92f6-a069fda8aa9e.jpg)
辐射不仅仅存在于放射检查中,我们的生活中,也有各式各样的辐射:家庭装修用的大理石、花岗石;机场、地铁安检仪;乘飞机到达高空;甚至香烟中也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钋210。我们喝的水、吃的食物、呼吸的空气中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,甚至人体内也有相当量的放射性元素。这些日常我们生活中辐射统称为天然本地辐射。
据数据表明:
乘坐飞机7小时的辐射剂量约为0.05mSv;
日常生活中吸入的放射性核素剂量约0.01mSv/年;
国内航线飞行员暴露于宇宙射线下的辐射剂量约为2mSv/年;
就问你慌了没?
但是经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,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没有影响。对一般人来说,每年的陆生辐射摄取量是大概约0.26mSv/年。这些自然生态的辐射线,就像空气一般存在人类的生活空间里。
所以到底什么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?
影响有多大呢?
前文提及的CT电离辐射是造成人体损伤的主要因素,CT的扫描方式分为两种,普通平扫和增强扫描。
CT扫描方式的分类普通平扫:只需要躺在CT机器上面,几秒钟就完成扫描;
增强扫描:在平扫CT的基础上,静脉注射碘对比剂,碘对比剂会随着血液循环,跑到全身的组织器官中去,打了碘对比剂之后,就可以观察病变组织的情况,与周围正常的组织做对比,看是否有病变。总而言之一句话,增强扫描看得更多、更清楚。
下方的CT各部位扫描辐射剂量对照表给出了答案。这是ACR、RSNA等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常见成人CT检查平均辐射剂量的参考值,对大家一定会有帮助。
有研究表明,只有遭受100mSv以上的辐射量,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,如下图:
所以放射检查其实并非那么可怕,打个比方拍一张胸片(0.1mSv)只相当于10天的日常本底照射剂量。一次筛查肺癌的低剂量CT辐射量(低剂量 CT 较常规剂量 CT 的辐射剂量降低了 75%~90%。)约为1mSv 甚至更低。基于独有的彩虹平台,赛诺威盛可实现混合能量的频谱影像,减少伪影的同时,降低剂量,使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大幅降低。
辐射这东西,危害确实不小,不过一般情况下能接触到的天然本底辐射、X光片以及CT医学检查的辐射,剂量很低,对人体的诱变也很有限,一般认为其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伤害。
因此大家请在医生医嘱下,正确就医,避免盲目就医与有病乱投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