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/01
2016
新闻资讯

原来你是这样的“加班狗”!

2016 11/01     新闻资讯


这两天气温骤降,突然就入冬了。


在凛冽的寒风中,小赛要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:


此后的两个月里,一个长假都没有了......


在赛诺威盛的CT工厂,有一只“加班狗”还要更惨,一直默默辛苦地工作,7×24小时无间断!


猜猜“他”是谁?


下面掌声欢迎我们的主角——


CT机架登场!


其实,一直默默加班的CT机架,是在完成CT设备生产前的重要一步——寿命测试。通过了寿命测试的标准,才能进入后续生产环节,CT整体的稳定性也得以保障。


今天,小编就带你一起探寻,CT设备寿命测试的秘密。


什么是寿命测试?


首先我们要提到一个概念——可靠性


什么是可靠性呢?产品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,规定的时间内,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,寿命测试就属于可靠性测试的一种试验形式。


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在有效使用期内,使用寿命、贮存寿命达到规定的要求,在实验室模拟各种使用条件来进行测试,以评价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是否达到在研发、设计、制造中预期的质量目标,发现产品可能过早发生耗损的零部件,确定影响产品寿命的根本原因和可能采取的纠正措施,验证产品是否合格。


在进行寿命试验之前,都要做些什么?


简单来说,一半是理论计算,另外一半是设计开发和实验。


先说理论计算。


首先,如果把CT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话,我们把它分为几个分系统和关键部件,比如探测器、准直器、扫描床、控制台等等。


假如我们对产品寿命的要求是:一年半之内,不出现大的故障。这就要求对每个部分都要分配一个远远高于一年半的指标,再通过模型计算之后,我们就能知道每个分系统在理论上需要达到什么要求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算出来的数字并不是真正可行的。


比如机架部分,计算之后要达到20年的使用寿命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,因此,需要相互之间调整和优化,最终完成一个可实现的模型。


在此基础上做设计,设计完成之后,更重要的部分是测试和实验。



怎么做寿命测试?


打个比方,赛诺威盛要求CT机架寿命在用户手中达到10年,这10年中每年会做一次例行维护和调整。那么怎么进行寿命测试呢?


寿命测试的关键是加速,要在1年的时间内有效模拟医院10年日常检查体量。


我们来模拟一下现实情况:


一台CT每天要检查100个病人,每个病人要转120圈,10年呢?计算下来机架要旋转4000多万圈。那么至少需要完成3000万圈,在赛诺威盛,才能说它是合格的。


赛诺威盛的寿命测试进度:


扫描架已完成3000万次旋转试验,相当于正常使用下25000名患者日常扫描使用;


扫描床已经完成了在载荷135公斤下的30公里的垂直升降和800公里的水平进出寿命试验,相当于在极端使用情况下(每个病人在床全行程进出升降)20万次日常使用。


扫描床完成了在标称负责250公斤下的四倍载荷,及1000公斤的载荷试验,保证超重病人安全使用;


扫描床的寿命试验仍在进行中,最终的目标为30万次日常使用。


怎么样,现在大家对寿命测试是不是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呢?


小结


今天小赛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可靠性试验中的寿命测试,其实在可靠性测试中,还有环境试验等各种特殊试验方式,在下一期的微信中,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CT的环境试验,敬请期待~


赛诺威盛产品竭诚为您服务!